媒体称克里对华外交务实 曾称遏制中国一损俱损

2012年12月24日06:39  东方早报
2009年5月27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到访的克里。 2009年5月27日,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到访的克里。

  “贴标签,像(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团队对中俄两国所做的,对脱口秀主持人及在两党政治集会上是可以的,但对于采取具有实际后果的现实政策而言,这是浪费时间。” 这是今年美国总统大选激战正酣之际,美国民主党人约翰·克里以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的身份为奥巴马政府的对华及对俄政策与共和党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时发表的言论,其对华外交的“务实”一面一目了然,也与其一直被看作中国问题的“温和派”相吻合。

  但仅仅从克里以往发表的对华言论评估其未来的政策取向,恐难客观。毕竟,作为议员和阁员角色不同,而其在美国新一届政府外交决策中的影响力也尚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克里以往在对华问题上所表现出的“温和”姿态,至少对于眼下战略互疑激增的中美关系是个加分项。而接下来,曾经是一名越战老兵的他将如何利用自己对亚太事务的熟悉度,来贯彻和推行奥巴马政府既定的亚太战略,则将对中美关系的加减分产生重要影响。

  “遏制中国将一损俱损”

  追溯2004年竞选总统时身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克里就中国问题的政策表态,相较于当时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小布什,显然更为温和。当时,克里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并在竞选纲领中未提及“台湾关系法”。

  2009年4月奥巴马上任之初,克里在华盛顿一场论坛上就中美关系的表态也呈现出着眼大局的视野。他主张,任何全球性的问题都需要美中携手解决。“我们处于充满挑战的时期,挑战往往蕴藏机会,邓小平说过‘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那就让我们多抓老鼠吧。”他还曾形象地说道。

  当年5月,克里访华期间会见了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双方就中美关系等话题广泛交换意见。

  2010年12月在民主党智库“美国进步中心”发表演讲时,克里就美中关系走向发表看法说,当今的中国虽然不是美国的盟友,但美国不能像对待敌人那样对待中国。他表示,美中利益已经并将继续相互交织,中国失败,美国也会受害。他还主张,双方都要克服将美中关系定义为冲突而不是合作的情绪。“如果中国成功实现经济再平衡,全球经济都将从中受益,我们也不例外;如果中国失败,或者更糟糕的,如果我们试图所谓去‘遏制’中国,则将一损俱损。”他说。

  对于奥巴马的外交政策,2009年1月起出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的克里一直不遗余力地加以力挺,并在其连任之路上竭力辅佐,被外界视为外交政策理念上与奥巴马具有极大的相似度。面对共和党大选期间在对华和对俄政策问题上向奥巴马发起的“过于软弱”的抨击,克里今年9月在《外交政策》杂志网站上发表题为《R(共和党的首字母)代表着鲁莽(英文单词也以R开头)》的文章,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认为共和党的对华政策主张不过是过过嘴瘾。

  “这些国家发挥着全球性作用。中国尤其是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对此)有着利益,他们也有。”现年69岁的克里来自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历来重视商业和经济问题的传统使得他支持中美进一步增强两国在经济上的依赖性,这显然与奥巴马政府的官方立场空前一致。

  今年美国大选期间,克里也曾重申主流观点,对待美中关系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因为未来国际事务中很多议题都需要美中两国合作协商解决。“在存在共识的问题上——如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和制裁伊朗问题上——我们可以协作;而在我们存在分歧的问题上,如叙利亚问题,我们寻求自己独立的道路。”外交政策的“务实”立场一以贯之。

  美亚太基本政策不会变

  但由此断言,克里在对华关系中属于“知华派”甚或“亲华派”,恐过于草率。事实上,克里对广义上的大中东——阿富汗、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埃及等更感兴趣,对中国问题的参与度相对较浅,对中国的访问次数也不多。

  此外,克里此前也曾坦言,对于东亚剧变背景下美中关系的未来走向不可预知。“我们进入了充斥着未知深水的后9·11时代……东亚将发生巨变,但这对于美国、中国及其他亚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仍然不明了。”克里在文章中如此写道。

  在奥巴马第一任期内高调推出的“转向亚太”政策加深中国疑虑的背景下,一种对本地区不确定性的担忧情绪也进一步增强。对于国务卿希拉里主推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克里曾积极评价为现任总统制定出的维护美国在亚洲利益的具有深远眼光的策略,但他鲜有谈及这一战略如何日臻完善,而这恰恰是他上任后的一大看点。

  一种积极的预期是,重视中美经贸依存度的克里将更加强调“重返亚太战略”的全面性,提升区域内的政治影响力、经贸联系和文化交流,而非如其前任对外传递了过多的军事色彩从而加剧了中美关系的波动。

  但是,克里个人的政策主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奥巴马此前既定的亚太战略仍难断言,尤其是在美国军事力量继续强化向亚太倾斜的趋势之下。作为一名越战老兵,克里过去担任参议员期间与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和菲律宾交往密切,其履职无疑将对亚太战略走向深入助一把力。

  《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分析文章谏言克里,应该避免再使用“从中东转向亚洲”的字眼。文章还称,不要幻想克里会创造外交政策,白宫才是政策行为的发生地,但“克里可以提升政策执行的能力水平”。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侃如认为,美国与亚太这样复杂、广阔、密集的地区接触的战略,因为人事变化,在国务卿和防长与亚太地区沟通方式上出现某些变化,并不令人惊讶,但美国的基本政策不会改变,而且个人入阁之后,其观点不再是独立的、私人的。

  普遍认为,奥巴马第二任肯定还会继续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但防止美国对华过分强硬将是克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国会通过“2013年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含有要求美总统售台F16-C/D战斗机和《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问题等内容。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昨天称,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

(原标题:亚太经历如何塑造克里时代)

(编辑:SN047)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中央军委:接待禁喝酒严控用警车
  • 体育CBA-北京29分惨败 麦蒂41分青岛12连败
  • 娱乐赵本山小品被曝已敲定 小人物带徒弟
  • 财经调查称一线职工收入今年前三季度增15%
  • 科技谷歌员工圣诞礼物:平板手机任意挑选
  • 博客中国人应尊重卑微的鸡 老子怎成吊死鬼?
  • 读书因林彪叛逃受牵连的高级将领们(组图)
  • 教育期末占座变“让座” 四六级真题答案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